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5:04    次浏览
(重庆晨网记者陈军3月20日17:49报道)“慢点,慢点,前面有个摩托车过来了!”每天下午,位于大渡口大堰社区的重钢家属区综合农贸市场,都有几个特殊的“姐妹”前来买菜。拄着拐棍的刘清蓉头发花白,眼睛总是盯着一个方向,本来视力就不好的她患白内障后眼前只有光感,她用手搭在引路人肩上,顺利完成买菜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?20多年来,她的引路人主要是几个老邻居,22栋的郑祥珍、李朝秀或是24栋的张世珍、毛为珍,“天气好的时候,我们还可到附近郊游。”大堰最初是个“移民村”家属来自四面八方28年前,一栋栋职工新居在大堰一带拔地而起,这里是重钢的家属区,楼高大多为8层,一共有几十栋 。“楼和楼之间分布得均匀,还种了很多树苗,设置了不少花坛,有点像今天的新小区。”刘清蓉回忆说 ,当时自己的丈夫在重钢上班,搬到大堰来的主要是职工家属。“那几年出生的娃娃,现在都有自己的娃了。”刘清蓉与郑祥珍、李朝秀同住22栋,但是刚搬来互相之间不认识。“有些从钢铁村搬来,有些从新山 村搬来,也有从茄子溪搬来的,綦江搬来的,总之来自四面八方。”在1987年国庆前入住新居时,刘清蓉不小心摔伤了腿,留下的后遗症是走路没有稳力,至今依然如此 。郑祥珍说,“我住4楼,她住8楼,最先是帮她带点菜回来,后来觉得还是陪她一起去选好些。”邻时情深她们陪邻居买菜20多年同住一栋楼的李朝秀也是在楼下认识的刘清蓉,“最先摆龙门阵,摆着摆着得知她家很困难,就加入了帮助她的行列。”大堰家属区的很多邻居当年都是这样互相认识的,“家家都有厨房主、厕所,但串门的机会不像共用厨房那样多了,有点像今天的小区,但那时大家的防范要少些。即使说不同的方言,也可以很快成为相处得好的朋友。”刚刚开始,刘清蓉的眼睛还可以看清东西,走路不稳,但是看得到方向,认得清钱。但是几年之后,她的视力越来越差了,“不仅看不清东西,而且连钱都无法分辨了。”刘清蓉说,自己的听力在十多年前变得很好了,“看电视对于我来说,就是听电视。”早上的农贸市场很挤,人来人往的,郑祥珍怕刘清蓉被挤倒在地,就约上其他几个邻居,下午趁人少一些的时候再去,“买小菜还可以便宜一两角钱,有时四五角。”刘清蓉说,因为长期靠几个老邻居的帮忙,现在她与几个邻居的配合相当默契。“特别是选菜的时候,她们看了说这个菜新鲜,然后我就决定买,找钱的时候,她们可以帮我清点一下钱。”受助者表示“帮我家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!”虽然刘清蓉眼力不行,但是现在她在家里还要照顾瘫在床上的老伴,“在家里主要是摸索着前进,天长日久,完成家务问题不大,最麻烦的是出门,好在有她们几个帮助我。”刘清蓉说,因为子女要上班,请人要花钱,长期请人,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这么多年来,一直鼓励着她和子女坚强乐观面对生活困境的,正是几个好邻居默默无闻的付出。“我一大早要起来给老伴弄早饭,喂他吃了,都是上午10点过了。”刘清蓉说,作为残疾人,她也受过别人的白眼,“有说闲话的,这也难免。有几次,我亲耳听别人问我的这些邻居,你这样帮她图个啥嘛?但是,她们几个从来没有放弃,有时不买菜的时候,会主动给她们说一声,让她们上午去买菜,这样的菜新鲜得多。”张世珍说,远亲不如近邻,都是相处几十年的老邻居,出点力可以让刘清蓉一家得到切实帮助,“她也不容易,这么过几十年,所以有空时,我们尽量带她出走郊游,这样又能锻炼身体,一举多得。”